8月5日、6日,淮南市紅十字會為淮南供電公司近50名新入職大學生開展崗前應急救護專項培訓,這也是該會實施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項目第15期救護員培訓。
淮南供電公司員工是市紅會長期培訓對象。今年該公司新招錄近50名大學生,公司對其進行崗前安全教育等綜合培訓,將應急救護訓練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正值酷暑,剛走出大學校門的這批新員工,大都將走上一線崗位鍛煉,不僅缺乏工作經驗,更缺乏供電員工必備的突發意外傷害自救互救技能。淮南市紅十字會結合其工作特點,選擇了該行業易于發生的觸電、高空墜落傷、中暑、創傷等意外傷害的現場救援重點教授。為了給大家爭取更多的訓練時間,老師和學員都放棄了中午休息,簡單吃完中飯便又開課。學員不僅十分認真努力地學習訓練,在活躍的授課氣氛和親和的老師啟發下,還善于思考、善于發問:“老師,你們教的一般都是傷員面朝上,但如果碰到傷員是趴在地上的,怎么辦?”當教授高空作業墜落傷造成頸椎或脊柱骨折現場固定搬運時,一位學員突然提出一般培訓現場很少提出到的問題,經驗豐富的授課老師不僅給這個學員大加贊賞,還立即進行了操作演示。老師和學員都贏得一片掌聲。”“救援現場沒有備好的物品,沒有這樣的三角巾,沒有夾板、書本、木棍,那用什么包扎、固定呢?”、“救援時又不可能看著表上的時間、也不能丈量下壓的深度,那做心肺復蘇如何判斷、掌握按壓的深度和頻率呢?”……一個個問題的設置、提出、思考和解答、示范、操練、表揚、獎勵,在互動中學員掌握了重點、要點,加深了印象,熟練了操作,靈活了教學,貼近了實際,強調了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的現場救援,尤其是野外一線工作人員救援的特點和實際,受到了公司安全教育管理部門和學員的好評。 (淮南市紅十字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