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陶志根回鄉創辦“志耕生態農莊”之路
志耕生態農莊位于邢鋪村村部北2.6公里,與三里灣小學壁鄰,距瓦埠湖(雙廟集鎮沈壩段)500米,那里樹木參天、花紅葉綠、水清鳥飛,水渠潺潺而流,真是一個“世外桃源”。




陶志根,男,壽縣雙廟集鎮邢鋪村人,1974年高中畢業后,應征入伍,在部隊革命大家庭里,他努力學習軍事理論、刻苦訓練、團結同志,入伍6個月后就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升任班長帶理排長,被評為全團學雷鋒標兵,立三等功一次,6次受到營、團、師部的嘉獎。



1979至1990年,陶志根轉業到地方壽縣瓦埠區供銷社工作,擔任供銷社工業品倉庫主任,基層供銷社主任(法人),財貿口黨總支書記,他工作積極、責任心強、任勞任怨、貢獻突出,曾經多次受到六安行署、壽縣、瓦埠區的表彰、獎勵,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工作者。



1991年后期,組織上將他調任壽縣商業局糖酒公司升任業務經理,是金子在那里都發光,陶志根同志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俯首甘為孺子牛,如饑似渴的學習商業專業知識,工作業績突出,受到商業系統一致好評,多次受到上級嘉獎。




陶志根同志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妻子許華(壽縣婦幼保健院產科醫生)的大力支持,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常年在忙碌忘我的工作,無法照應家庭,家庭里里外外全靠妻子承擔,妻子即要上班,還要起早摸黑干家務,從不埋怨,讓丈夫安心工作,沒有后顧之憂,她為家庭奉獻,為愛奉獻……。



1995年全國國企改革,隨著年齡增大,作為一名老黨員的陶志根同志理解政府支持政府,當時人們紛紛下海經商,他確逆向而行,葉落尋根,熱愛家鄉,選擇決定走返鄉創辦(志耕生態農莊)之路,發揮(志耕生態)黨支部書記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高效農業、綜合農業的“龍頭”企業,解決家鄉200人就業、帶動幫扶當地160戶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十幾年來為全鄉困難戶、貧困生、病災車禍家庭獻愛心共捐贈人民幣12萬元之多,為大家共同富裕,奔小康起示范典型作用。




陶志根同志對他的(志耕生態農莊)600畝的土地,實行自動化、科學化長遠型的規劃管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直通魚塘、雞場、豬舍,做到風雨無阻,對內對外運輸暢通,分別在路的兩旁栽上名貴樹木、夏可遮陽、冬可擋寒,莊內有一口當家大糖、塘壩上花枝招展、浩瀚無邊、風吹漣漪波動、水清質純,一年四季在水中檢測水位、水質,年產魚量45萬斤(注:與一位養魚高級技師、一位養雞高級技師、三位年青不同學歷養豬技術人員合作),樹叢掩映下兩邊傍水的5棟豬舍,年出欄量9000—10000頭,花樹包圍著2600平方米的養雞場,年產雞25萬只。


(志耕生態農莊)采取現代化種養、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的手段,在持續發展、產業升級中做強做大做優,并以網上接受農業訂單,來至合肥(60%)、南京、杭州,網下供應周邊城鎮貿易市場,長期與巢湖禽類加工合作,經過12年的成功運營,如日中升的(志耕生態農莊)為即將竣工的瓦埠湖(雙廟集鎮段)百里畫航錦上添花,為振興鄉村、美麗鄉村、鄉村旅游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老黨員陶志根同志,具有博大的胸懷,心系人民、心系社會,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后,先后捐資數千元,2012年教師節,捐資5000元,用于獎勵雙廟集鎮的優秀教師,2015年,壽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在小甸鎮革命烈士園舉辦革命歌曲演唱比賽,又贊助雙廟集鎮學區5000元用于演出開支,2020和2022年在抗擊疫情中向雙廟集鎮鎮政府、邢鋪村捐贈口罩及生活物品兩次共計捐贈15000元,并積極捐資、集資幫助家鄉農村沙石路(注:當初農村都是土公路)、涵閘等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家鄉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


這些年來黨和政府沒有忘記陶志根同志的企業成績和獻愛心,先后授予《志耕生態農莊》:壽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秀營林大戶、六安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六安市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淮南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林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安徽省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常務理事單位、淮南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陶志根本人也榮獲六安市“愛國、敬業、守法”先進個人、六安市優秀黨員、六安市優秀科技特派員、六安市農藝師、全國無公害綠色產品內檢員、壽縣黨代表、人大代表等殊榮。





榮譽榮耀面前陶志根同志不驕不傲,嚴于律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跟黨走,聽黨話,始終如一,不負韶華,做一名先鋒模范的“扛旗者”,率領家鄉人民走農業革命、共同富裕之路,在奔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為實現一名共產黨員心中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讓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發一份光
文圖/編輯 萬前進
壽縣融媒體中心特約通訊員
淮南圖片網壽縣分站特約攝影師
淮南圖片網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