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心如涓流 奉獻顯擔當
——記淮南朗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經(jīng)理、青年志愿者梅亞芬
鄭家偉 阮仁鵬
她常說:“愛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只要輕輕一點火花,就能讓世界充滿溫暖。”這句話不僅是梅亞芬的人生信條,更是她多年來扎根公益、默默奉獻的真實寫照。作為淮南朗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經(jīng)理、共產黨員、青年志愿者,梅亞芬在平凡的生活中,以非凡的堅持和無私的付出,詮釋了一名新時代志愿者共產黨員的初心與擔當。
心系留守兒童 點亮成長之路
“甜蜜,我們永存心中;困難,我們攜手走過。”這不僅是梅亞芬寫給留守兒童的寄語,更是她與孩子們之間真摯情感的見證。2025年8月,她帶領公司團隊深入鳳臺縣新集鎮(zhèn),開展“圓夢微心愿”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在走訪中,她了解到很多孩子渴望擁有一輛自行車,能夠騎車上學、看看外面的世界。梅亞芬和團隊商量后,立即為孩子們購置了十余輛自行車,點亮他們成長之路。
當她親手將一輛嶄新的自行車交到一個學生手中時,孩子眼中閃爍的淚光讓她動容。“梅阿姨,我以后每天都能騎車去看奶奶了!”孩子激動地說。此外,梅亞芬還為孩子們準備了書包、文具和衣物,并建立長期幫扶檔案,承諾“不僅送物資,更要送希望”。她與團隊定期回訪,輔導學業(yè)、傾聽心聲,用母愛般的關懷溫暖著每一個幼小的心靈。當?shù)貗D聯(lián)主任感慨:“梅亞芬?guī)淼牟粌H是物質幫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
普法宣傳進社區(qū) 守護青春助成長
作為一名人民陪審員,梅亞芬深知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她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志愿者成立“法治輕騎兵”小分隊,深入社區(qū)、學校開展普法宣傳。在一次面向中學生的反詐騙講座中,她以真實案例為素材,自編自演情景劇,生動揭示詐騙手段,讓學生們在笑聲中學會自我保護。
2025年暑期,她連續(xù)奔走7所鄉(xiāng)鎮(zhèn)學校開展防溺水教育,示范急救措施,發(fā)放安全手冊。高溫酷暑中,她的襯衫被汗水浸透,嗓音也變得沙啞,但看到孩子們認真聆聽的模樣,她說:“再累也值得。”不少家長反饋:“孩子回家后還教我們識別詐騙電話,梅老師的課真的入腦入心!”
多元公益踐初心 無私奉獻顯大愛
梅亞芬的公益足跡跨越多個領域,每一項都做得扎實而深情。她是無償獻血的“老兵”,她是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登記捐獻造血干細胞;她甚至簽署了器官捐獻協(xié)議,坦言“這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xù)”。
2025年7月,她參與慰問劉集鎮(zhèn)敬老院。除了帶來防暑物資,她更關注老人們的精神需求。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腿腳不便,梅亞芬就蹲在地上為她修剪趾甲,聽她講述年輕時的故事。臨別時,老人緊緊握著她的手說:“姑娘,下次還要來啊!”這樣的場景,在她多年的公益路上已成為常態(tài)。
多重身份擔使命 志愿服務不停步
梅亞芬的身份多樣:企業(yè)管理者、紅十字救援隊成員、救護培訓師、基干民兵……每個角色她都全力以赴。作為紅十字救護培訓助理老師,她已協(xié)助培訓超過500名持證救護員。在電廠開展培訓時,她跪地示范心肺復蘇,一遍遍糾正動作,直到每位學員都掌握要領。幼兒園老師們稱贊她:“梅老師講課又細致又親切,我們都學會了應急處理!”
每周五下午,她雷打不動參加“志愿服務進萬家”活動,走進社區(qū)為群眾提供便民服務。作為基干民兵,她積極參加集訓,摸爬滾打從不叫苦。縣人武部領導評價道:“梅亞芬身上體現(xiàn)了新時代民兵的優(yōu)良作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
結語:愛在奉獻中永恒
梅亞芬曾說:“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從社會中獲取了多少,而是看為社會付出了多少。”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涓滴之力匯聚大愛江河;她沒有豪言壯語,卻以真誠付出溫暖無數(shù)心靈。從留守兒童到孤寡老人,從社區(qū)普法到應急救援,她的身影始終出現(xiàn)在需要幫助的地方。
2022年,梅亞芬榮獲“鳳臺好人”稱號,面對榮譽,她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黨員該做的事。”梅亞芬的故事,是共產黨員踐行初心的生動縮影,是志愿者精神在新時代的璀璨綻放。她以愛為燈,照亮他人前行的路;以奉獻為筆,書寫著充滿溫度的人生篇章。




圖文:鄭家偉 阮仁鵬
編發(fā):淮上老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