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余熱映初心
——記淮南市離退休干部王成文的綠色情懷
作者: 成莉
在淮南市舜耕山腳下,一片郁郁蔥蔥的小樹林正悄然生長,成為當地離退休人員休閑放松的"天然氧吧"。這片綠意盎然的樹林背后,離不開一位老者的辛勤付出——他就是曾經的武警部隊干部、共產黨員王成文。退休后,他立志做一個"楊善洲式"的人物,扎根舜耕山,帶領一群離退休人員投身綠化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王成文同志年輕時投身軍旅,在武警部隊服役期間,他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各項任務,多次受到表彰。轉業到地方后,他在淮南市兢兢業業工作,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退休后,他并沒有選擇回到全椒那個山清水秀的家鄉安享晚年,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舜耕山的綠化事業。他常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退休只是換了一個'戰場',我要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綠水青山。"
舜耕山是淮南市的重要生態屏障,但由于歷史原因,部分區域植被稀疏,生態環境亟待改善。王成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動聯系相關部門,提出綠化舜耕山的設想,并得到了大力支持。從此,他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離退休人員,扛起鐵鍬、拎起水桶,開始了漫長的植樹造林之路。
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冬天,王成文和他的伙伴們始終堅守在舜耕山上。他們挖坑、栽樹、澆水、施肥,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茍。據統計,幾年下來累計栽種樹木180株、竹子240叢,清理原有水塘淤泥200立方米,更沿著山徑筑起160米步道,栽種紫藤16棵、花草400米、草坪300米。今天,放眼望去,原本荒蕪的山坡上漸漸長出了一片片小樹林,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成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令人感動的是,王成文不僅自己投身綠化事業,還積極動員身邊的離退休人員參與其中。他常說:"植樹造林不僅是為了美化環境,更是為了讓我們的晚年生活更有義。"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加入綠化隊伍,大家一邊勞動,一邊聊天,樂在其中。為了讓這片"綠色樂園"更富生機,他自費采購健身器材6件、乒乓球桌1臺,搭建起紫藤花架等設施,使這里既成為離退休人員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場所,也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生態空間。
如今,舜耕山的小樹林已成為淮南市的一張綠色名片。每到清晨或傍晚,許多市民都會來到這里散步、鍛煉,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孩子們在紫藤花架下嬉戲,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乒乓球愛好者們在新置的球桌前切磋技藝。王成文的善舉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大家紛紛為他點贊,稱他是"新時代的楊善洲"。面對贊譽,王成文謙虛地說:"我只是做了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一直干下去,為舜耕山、為淮南的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成文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展現了退休干部"退休不褪色、余熱映初心"的精神風貌。從180株挺拔的樹木到300米綿延的草坪,從160米整潔的步道到200立方清淤的水塘,每一處綠色印記都鐫刻著這位老黨員的赤子情懷。他的事跡不僅激勵著更多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也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讓我們為王成文點贊,為所有為淮南默默奉獻的綠色守護者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