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燧》是淮南十三中校報,創刊于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已經走過了整整10年,共出刊109期。“取燧”,語出于《淮南子·覽冥訓》“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字面含義就是求取火種不如自己去使用取火的器具,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鑿井。溫家寶總理2009年全國“兩會”閉幕后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就引用過這句話。 2012年4月創刊號 2012年5月第2期 2013年5月總第13期 2013年12月總第19期 2014年4月總第23期 2014年12月總第31期 坐落在八公山麓的淮南十三中創辦于1965年,是一所市屬完全中學。2004年被淮南市政府命名為“市級示范高中”,2018年成功創建“淮南市特色初中”。為了弘揚地方傳統文化,營造特色校園文化,學校從國學經典《淮南子》的學習和研究入手,把《淮南子》文化與中學教育結合起來,一直在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以“取燧”給校報冠名,體現了學校的文化個性,其意義深遠綿長。使大家懂得了“授人以漁”比“授人以魚”更加重要的真諦,畢竟,“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 2015年4月總第35期 2015年9月總第39期 2016年2月總第44期 2016年5月總第47期 2016年6月總第48期 2017年3月總第55期 2017年4月總第56期 2017年5月總第57期 《取燧》創刊以來,全國著名詩人、中國朦朧詩標桿性代表詩人梁小斌,安徽省作家協會主席許輝,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亳州市作家協會主席孫志保,安徽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宿州市文聯副主席莊稼,淮南市委黨校黨史專家丁昆,江蘇省特級教師陳興才,文友呂克明等人紛紛先后為校報欣然題詞題詩。 2018年2月總第64期 2018年3月總第65期 2018年5月總第67期 2018年10月總第70期 2019年1月總第73期 2019年4月總第76期 2019年5月總第77期 2019年11月總第81期 2020年2月總第84期 2020年6月總第88期 2020年7月總第89期 2020年11月總第92期 2020年12月總第93期 2021年7月,《取燧》創刊百期,淮南市作家協會主席金妤,安徽省《淮南子》研究會會長方川,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安徽省肥東一中《文華》校刊,壽縣安豐高中《芍陂風》校刊,鳳臺一中《銀杏苑》校報,淮南五中《楚韻》校報紛紛發來祝賀,對莘莘學子寄予殷切的希望。 2021年5月總第98期 2021年7月總第100期第1-4版 2021年7月總第100期第2-3版 2021年10月總第102期 2021年12月總第104期 2022年1月總第105期 2022年3月總第107期 2022年4月總第108期 2022年4月增刊總第109期 在第七屆全省中小學校報校刊評選活動中,《取燧》編輯部段昌富老師榮獲十佳校報編輯獎;在第八屆全省中小學校報校刊評選活動中,《取燧》榮獲優秀校報獎,陳國武校長榮獲優秀校長支持獎,段昌富老師榮獲十佳校報編輯獎。2018年3月,在市教體局《市屬學校第三輪三年發展規劃2016-2017學年度發展性督導評估情況通報》中,對《取燧》辦刊情況作為學校辦學亮點特色進行了點名通報。2017年12月,《取燧》有幸作為淮南市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材料之一,為淮南市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盡了綿薄之力。 全國著名詩人、中國朦朧詩標桿性代表詩人梁小斌題詞 時任安徽省作家協會主席許輝題詞 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亳州市作家協會主席孫志保題詞 原安徽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原宿州市文聯副主席莊稼題詞 淮南市委黨校黨史專家丁昆題詞 江蘇省特級教師陳興才題詞 文友呂克明題詩 “凡為過往,皆為序章。”十年,是成長,是積淀,更是新的續集與起點。《取燧》已整裝出發,繼續開啟新時代新征程! 淮南市作家協會主席金妤賀詞 安徽省《淮南子》研究會會長方川賀詞 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賀信 安徽省肥東一中《文華》校刊賀詞(執行主編謝發茹題寫) 壽縣安豐高中《芍陂風》校刊賀詞(主編王長福題寫) 鳳臺一中《銀杏苑》校報賀詞(主編呂德春題寫) 淮南五中《楚韻》校報賀詞(主編黃宏宇題寫)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50fk.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