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观看视频_99精品视频精品精品视频_免费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亚洲成人

紀實圖片

專題圖片

縣區圖片

行業圖片

社會團體

攝影藝術

時尚娛樂

習作隨拍

活動錦集

會員作品

淮河流域的傳說(系列)6、風雨滄桑青龍寺

文章來源:

作者:淮上老驥

發布時間:2020-08-03 瀏覽:2044


link.jpg

5,風雨滄桑青龍寺


文/胡煥亮
 
  在不計其數的名寺古剎中,青龍寺可謂名不見經傳。可在淮南西部,也算得上小有名氣。每逢農歷二月十九日,這里也是香客云集,鐘磬齊鳴,梵音繞梁,盛況空前。
  青龍寺,又名殷家小廟子,坐落于鳳臺縣城東三公里處,這里是八公山余脈西華山北麓。說來天工造物,確實鬼斧神工。從黑龍潭向東綿延幾十里的八公山脈,景觀名勝,比比皆是。在此處,西華山向北突出一角,從高處俯瞰,酷似鷹頭,輔以兩側宛如展開的翼翅之山勢,儼然是一只迎風翱翔的雄鷹。當地人發音“殷”、“鷹”不分,于是,其中的暗合,便頗具幾分神秘色彩。
  自古名山有佳泉,青龍寺內有一古泉,名曰“龍垢泉”,寺下咫尺之遙有遠近聞名的“洪家泉”。二泉皆為解渴消煩之上品。因慕其名,我曾三次親臨其境。
順著山勢,拾級而上,踏進山門,轉入舊殿,便可看到嵌在墻中的幾塊巨大的石碑,依稀可辨的字跡,詳細地記載了青龍寺的變遷及經歷。
據考證,青龍寺始建于唐末后周時期,后周為了統一長江以北遼闊疆域,于顯德三年至顯德五年三次發兵攻打南唐,這里和周邊一樣,兵匪四起,戰火不斷,寺廟幾經嚴重破壞。后來歷朝歷代均有修復,并有得道高僧主持。后周名將趙匡胤兵困南唐的故事就發生在附近。因此,他曾多次游覽此寺,瞻仰觀音、華佗等神像,故有趙匡胤夜夢青龍之傳說。
  話說某日,趙匡胤因久困南唐,救兵遲遲未到,心生煩悶,帶了隨從游覽至此,夜宿古寺。齋飯后,與主持小聊一會兒,不期哈欠連連,頓生困意,就在禪房內和衣而臥。剛剛入眠,就覺得恍恍惚惚,來都一座小山腳下,但見綠樹紅花,潺潺流水,百鳥齊鳴。沿著一條小溪,朔流直上,尋得一眼清泉。只見那泉水滾滾翻涌,如汁似液,飲之如甘露,吮之似瓊漿。經打聽,方知是遠近聞名的“洪家泉”。他走近清泉,正欲寬衣解帶,好好享用清泉,不料一聲巨響,恰似半空驚雷,在場的人莫不驚駭。但見一縷青煙從那泉眼噴射而出,青煙扭動翻滾,眨眼間幻化成一條青龍,對準趙匡胤面門直撲而下。情急中,趙匡胤側步閃身,一手護住面門,一手遮擋前胸,抬起右腳,朝那青龍腰間踹去。這一腳力道十足,只踹得那青龍長吟一聲,匍匐在地。趙匡胤伸手抓起青龍,正欲發力甩出,不曾想那青龍瞬間變成了一件從未見過的兵器:一長一短兩截鐵棍,其間用幾個鐵環和兩個鐵箍連在一起。趙匡胤拿起沉甸甸的棍子耍了幾下,棍梢甩動起來呼呼生風,令人眼花繚亂。
  隨從們看到趙匡胤睡覺時呼吸急促,手舞腳動,忙上前探視,并趕緊叫醒他。此刻方知是夢,不過他手里卻奇跡般的緊緊攥著一條兵器。這就是后來跟隨趙匡胤屢立戰功,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盤龍棍”。
  自此,趙匡胤夜夢青龍的消息不脛而走。
  面朝東的廂房內,一個中年漢子正和一個長者聊天,我進前坐在一條長凳上,與他倆攀談起來。慢慢得知,此處最早是殷姓祠堂,周圍以殷姓居多,這里是他們供奉祖先靈位、每逢大事族眾會聚的地方。可是后來,因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未發跡時,曾在這里避過難,然后仇家報復,對這一帶的百姓瘋狂殺戮,以致殷姓居民余者甚少。
  據查,公元1343年,朱元璋老家濠州發生旱災,次春又發生嚴重蝗災,緊接著發生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先后去世,正如他在《皇陵碑》中寫道:“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朱元璋實在走投無路之下,想起幼時曾經許愿舍身的皇覺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糧食不夠和尚們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師只好罷粥散僧,打發和尚們云游化緣。這樣,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還不會念經、做佛事,但是沒有辦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樣子,離開寺院托缽流浪。
  朱元璋邊走邊乞討,他聽人說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進入河南。經過此處時,曾在青龍寺避過難,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接濟與幫助。后來朱元璋登基大業,大興廟宇,有曉月和尚主持維修,興旺空前。明正德二年(1507),廟宇修葺一新,以曉月和尚為首三僧主持該寺,擁有山場420畝,廟地20余畝。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立窯燒火來此,觀其地形如鷹,故有“香鷹一百里,立窯七十二”之說。
  時至清代,乾隆下江南曾路徑此地,賜金修復。道光年間,戰火四起,青龍寺再遭劫難。僧侶將寺內神像移至資壽寺(黑龍潭上)避亂。直到咸豐七年(1847),由浩清和尚主持,地方名士集資,廟宇方恢復以往的香火盛世。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當地群眾自愿募化,增其舊制,擴建大殿蘭房十余間,寺內寺外煥然一新。有道是“千里善男燒香至,萬家信女求神應”。每逢舊歷二月十九日,來自四鄰八鄉的鑼鼓隊、花鼓燈、輪番登場,大戲連臺。商賈、藝人絡繹不絕,拎紅燈、抱娃娃的習俗延續至今。會期三天熱鬧非凡。
  滄海桑田,數度輪回。但愿青龍寺乘著空前盛世,香火持久延續,日臻興旺。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投稿需知
下載說明| 聯系我們| 網站幫助廣播電臺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50fk.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

皖公網安備 3404030200048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黑水县| 宁波市| 枣庄市| 湖南省| 台东县| 嘉峪关市| 石台县| 上林县| 项城市| 乃东县| 阿拉善右旗| 仪陇县| 阳西县| 丰顺县| 开原市| 合作市| 天全县| 正蓝旗| 道真| 叙永县| 开封县| 孝昌县| 偃师市| 若尔盖县| 锦屏县| 侯马市| 淮南市| 博乐市| 沭阳县| 屏边| 晴隆县| 文成县| 宝山区| 乌兰县| 平潭县| 大同县| 元朗区| 铜山县| 贡嘎县| 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