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華過后的孔城老街
凡是夢境涉足的地方,對我來說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她的美麗,就是誘惑于她的傳說。 孔城就曾于我充滿了誘惑,那是因有太多的詩詞句章在我的記憶中徘徊,仿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心越發對孔城眷念著、向往著。 終于,隨著夏季的一陣熱風,我來到了這里,來到了有著1800年歷史的孔城老街。 老街,流連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步一步地深入其中。
你不可能記住每一處的特點,但每一處都可以讓你有印象。
走進老街,就走進了一幅畫,一幅純樸自然的水墨畫。
那自明清以來的建筑,幻燈似的在你眼前迭現,恍惚得讓你仿佛走進那個年代。
剝開歲月風塵,老街曾經繁華而美麗的容顏,蒙了些灰塵 有點發黃,但木樓的古老紋路,似乎能夠看見老街的先祖們辛勞的手印。
沾滿青苔的明朝石板,清朝的滴水巖,也還殘留著歷史的氣息,更遠的像唐詩宋詞中浪漫,已經模糊的看不清了。
遠處塵封的古屋、緊閉的門窗和幽靜的青石巷,依稀可見當年的影子。
光陰呀,留給我們的是歲月拂拭、風雨剝蝕后斑駁的容顏,有些蕭索,有些滄桑,但正如一壇深埋多年的好酒,一經開啟,便會芳香四溢,老街的美或許就在這里。 如所有的古街一樣,孔城老街也是一塊青石板緊挨著一塊青石板。悠長的青石板被無數的腳步打磨得光滑锃亮,而那一道道被獨輪車推出的轅痕,如同記憶的唱片,將曾經商賈云集的繁華舊夢,深深地刻進歷史的音軌。
這些深深的印轍,流淌著多少南來北往的車夫辛酸的汗水啊。 不僅這些印轍,那凸凹不平的青石板,又使多少過客的腳底生繭? 孔城老街也是一間房屋緊擁著一間房屋,連成一片的徽式建筑,將屋頂隔成抑揚頓錯的琴鍵。
街的兩旁,一律是店鋪。暗黑的鋪板已經沒有多少光澤了,多少年了,陽光恩賜過,風雨眷顧過。
無數個晨下晚上,也使它的底氣明顯不足了。
店鋪的上面是閣樓,閣樓是雕花的格子窗。那上面似乎還映著青春少女的影子,不知她是否還在倚窗想著少女的心事?
攀援木梯,登上閣樓,推開虛掩的窗門,探身俯視,陽光下沉睡的老街,滿眼都是明清時代的古樸厚重。 走進迂回的穿枋走廊,猶如步入迷宮,廂房回合,曲徑通幽。 孔城老街的房屋大多幽深狹長,你可以從長長的過道里,看見陰暗潮濕的地面,暗綠的苔蘚肆意地瘋長,一層覆蓋一層。
推開老街大宅喑啞的木門,走進一方四合院。 滿地青磚,被時光鋪上幽綠的苔痕;從天井流下來的陽光,如一方溫暖的手絹,鑲嵌在陰冷潮濕的地磚上。
不知這陰冷潮濕的地磚上承接過多少歲月的天光,也不知有多少孩童,站在上面看星星和月亮。
走上吱吱響的木樓,冷不丁會撞上陳年的蜘蛛網,這一撞,也不知撞破多少年。
那傷痕累累的井沿,勒斷過多少拴水桶的繩索,又有多少女子的辛酸和勤勞被刻進。
站在街頭,一眼望去,斑駁的青磚黛瓦,光亮的臨街排門,幽深雋永的重樓疊院,錯落有致的高脊飛檐,古色古香的鏤花雕窗…… 每一處景致,都透著濃郁的神韻,讓人流連忘返。 瓦縫里偷偷伸出葺葺穗序的狗尾巴草,在晨風中搖曳;墻角處慢慢爬上來的苔蘚,在朝陽里打盹。 褪色的墻體上,舊式商號的陳跡隱約可見;風干的排門上,銅質門環已鍍滿了層層綠銹,這是時間留給老街的印記。
我試想著那些曾今住在這里的人們的樣子,他們每日在這里做飯、休息、生兒育女,這里如是又有了家的味道。 所有這些古街的畫面,從我的眼前一一掠過,再一一集中,然后濃縮,就會濃縮出一段歷史。
我不可能看到這一段歷史的過程,但老街就是這么走過來的,而且走得很有條理,很有氣息。
孔城老街,就是歲月的產物。多少人物,都被風吹雨打去了,唯獨它,還在風蝕殘年,實讓人唏噓。 這樣也好,可以從中尋出一些東西來。其實,每一個來的人,都在尋一些過去的影子。
過去的生活,沒有誰經歷過。依稀只有書籍或者上一輩的口述。一代傳一代,傳到現在,老街就老了。 街,老了,就叫老街。
老街是歲月留在土地上的古畫,搬不走,也不可復制。它不知疲倦地顛簸于歲月里,從1800多年前一直走到現在,實屬不易。 或許,你走過的每一塊青石板,都可能有過一段故事。
你撞破的每一張蜘蛛網,都可能掩藏著一個秘密。
你走進的每一個店鋪,都可能有一段不尋常的傳說。
你看到的每一個閣樓,都可能深藏著一段少女甜蜜的愛情。
一切都是那么的深奧,一切都是那么的誘惑,一切卻又極其自然。 遠去了,歲月里,老街還在走。
走得從容,走得蒼茫,走得厚實。不卑不亢,不悲不喜,鉛華洗盡,淡泊寧靜。
而我卻情不自禁地迷失,不知今夕何夕,今宵何方……
|
|
|
老街,褪去的是昔日繁華,不變的是少女的情懷和騷人的心動!
2019-10-22 08:49:48
|
|
補充介紹,讓看過此文的大師們不再“百度”:孔城老街距桐城市區12公里,明代開街,距今已有1800余年歷史,是江北地區保存完整、體量大、原汁原味的一條老街。它擁有古建筑118幢,臨街商鋪300間,主要由十甲明清街坊、院落、條石街道、三八河及沿岸等組成,基本保持清末民初徽派皖系建筑向江北延伸的特征。孔城老街,總長約3公里,街道寬度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為麻石所鋪,總面積17萬平方米。分為十甲,每甲之間有閘門隔擋。南北走向,呈"S"形,地勢南低北高,一條主街,兩條橫街,另有三巷一弄。店鋪房舍皆為青磚灰瓦,多具飛檐翹角,木鏤花窗。
2019-10-22 09:09:58
|
|
一種古樸恬靜的美,格窗通透的敞亮,石板路上的車跡......,仿佛述說昨日的故事??厚重的文化底蘊,灰磚青瓦、徽派老宅,映襯著鋼筋水泥所難以比擬的儒雅風韻??如若心怡伊人小住斯城,夜簫明月和風徐徐,無酒自醉、人生愜意、暢快...
2019-12-11 16:14:03
|
|
一種古樸恬靜的美,格窗通透的敞亮,石板路上的車跡......,仿佛述說昨日的故事??厚重的文化底蘊,灰磚青瓦、徽派老宅,映襯著鋼筋水泥所難以比擬的儒雅風韻??如若心怡伊人小住斯城,夜簫明月和風徐徐,無酒自醉、人生愜意、暢快...
2019-12-11 16:14:56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50fk.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